导语:
近年来,在新能源政策的利好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逐年上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也逐步提高。新能源汽车中近九成皆为需要充电的电动汽车,因此充电设施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产业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城区和高速公路沿线为主,乡镇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乡镇农村公共充电桩的保有量占比很低,保有量占比不足5%,进一步加快乡镇农村充电桩建设迫在眉睫。
4月12日,财政部、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2024—2026年开展“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中央财政将安排奖励资金支持试点县开展试点工作,成功申报后,每年均达到最高目标的试点县最多可获得4500万元。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
据通知,申报试点的主体应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场景丰富、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地方推广应用积极性高、社会资本投资意愿较弱的县(不含市辖区)。
通知明确了奖励政策,中央财政对经三部门同意备案且完成任务目标的试点县给予奖励资金支持,每个试点县示范期为3年。奖励标准分三个档次, 示范期内,每年均达到最高目标的试点县最多可获得4500万元。奖励资金应主要用于试点县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等相关支出。试点结束后,三部门将对超额完成目标,且对周边地区有明显示范带动效应的县,按照奖励标准的10%给予超额奖励。
目前,县域充换电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覆盖范围有限,不能完全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充换电设施建设成本较高,且存在电力供应不稳定、容量不足、充电设施维护困难等问题。因此,县域充换电设施建设的难点在于如何平衡建设成本与用户需求,同时确保设施的稳定运行和有效维护。
元控储充以磁悬浮飞轮储能为储能装置开发出的新型大功率小型飞轮储能及其系统产品,在电网增容困难的情况下,不仅可满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对大功率的要求,而且能够实现利用峰谷电价差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从而更好地解决行业痛点,特别适用于受限于电网容量的地区。
飞轮储能基本工作原理:飞轮储能系统是一种机电能量转换的储能装置,突破了化学电池的局限,用物理方法实现储能。整个转子采取磁悬浮技术,运行在真空和六个空间位置完全非物理接触的环境中,通过电动/ 发电互逆式双向电机,电能与高速运转飞轮的动能之间的相互转换与储存,并通过调频、整流、恒压与不同类型的负载接口。在储能时,电能通过变流器驱动飞轮电动机带动转子加速;之后,电机维持一个恒定的转速;释能时,高速旋转的飞轮拖动发电机发电,经电力转换器输出适用于负载的电流与电压,完成机械能到电能转换的释放能量过程。整个飞轮储能系统实现了电能的输入、储存和输出过程。
飞轮储能应用优势:
A. 飞轮储能系统能够以非常大功率放电,可加快充电速度。
B. 相对于电池,飞轮储能系统具有更长的循环寿命,可降低充电站建设成本。
C. 飞轮储能系统响应速度很快速,使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得到缓解;
D. 降低快速充电站对电力网络的依赖,无需增容电网,使快速充电站的建设成本降低,减轻国家电网80%的负担。
E. 飞轮可以慢储快放,不需重新架网,利用随处可有的KW级民用电力,尤其是高速公路沿途和远郊社区,使建设快速充电站的场地要求降低。
F. 任何单位、个人和居民小区都可以建快速充电站,提高快速充电站的数量。
G. 可充分利用夜间等用电低谷期进行充电,用电高峰期进行放电,有利于平衡电网同时降低充电费用。
H. 可与光伏、风电共同组成充放储一体化电站,便于在边远地区建设离网式 快速充电站,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元旅集团通过飞轮储能的高倍率充放电功能实现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与常规充电桩相比,在功率特性、安全可靠性、节能环保性存在多方面优势,更符合市场长期需求,长期投资经济性更强。
按照国家相关机构的预测,预计到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6000万辆。若按照规划中的车桩比2∶1来测算,2025年底全国共需要充电桩3000万台,较2022年底的521万台,还存在着2000多万台的缺口。这必然推动充电桩行业的迅速发展,弥补缺口,带来行业风暴。